為了讓父母更加了解孩子,為了讓父母更懂得對孩子表達愛,5月28日晚,湖北華宜寄宿學校舉行七年級家長代表交流會。
150名家長代表,50名學生代表,學校副校長楊光華、學工處主任朱梅芳、七年級年級主任段磊、校辦鐘珺老師出席此次家校共育交流會。心理健康成長中心的三位老師根據(jù)近期對學生情緒狀態(tài)和心理訴求的調(diào)研,全程策劃本次《我想做你的“好”孩子》主題交流會。
會場紀律領隊
交流會開場別開生面,301班的心理委員高夢辰同學為會場紀律領隊,帶領全體家長體驗當學生時的感受,在認真而充滿童趣的號召下,家長們回應著學生日常整頓紀律時的口號:“雙手抱臂向前看齊——齊;向前看——1、2;小嘴巴——閉起來;坐姿——端正”。
心理情景劇
接下來,七年級的演員們呈上了《聽媽媽的話》的心理情景劇,劇中呈現(xiàn)了孩子們在家學習生活中,“聽媽媽的話”的各種場景。
第一幕的場景是一位同學過生日,七八個同班好友一起為她祝福,剛點上蠟燭準備許愿時,其中一個同學的媽媽打來電話,要求他10分鐘之內(nèi)立即回家做作業(yè),理由是本周考試成績不理想,沒資格出去浪費時間,參加同學的生日會。
整個劇中呈現(xiàn)了六幕同學們?nèi)粘I钪械恼鎸崍鼍?,在場的家長看了之后有的頻頻點頭,有的眼含熱淚,有的偷偷發(fā)笑,每個人似乎都看到了自己家里的情景再現(xiàn)。
劇中,圍繞手機的話題,小演員們在舞臺上圍坐一起,紛紛吐槽自己的遭遇,并交流在家斗智斗勇的經(jīng)歷和心得。場景真實,引發(fā)了臺下家長們的共鳴和思考,手機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呢?
雙向互動辯論
交流會的第三個環(huán)節(jié)是家長和學生雙向互動辯論。家長們現(xiàn)場提出了自己的無奈和苦惱。
有家長說,孩子不是用手機,是玩手機甚至沉迷手機;有家長說,孩子不跟家長溝通,一點小事就情緒爆炸,碰不得、說不得;有家長說,孩子不夠感恩,看不到家長的辛苦和付出;也有的家長說,孩子玻璃心,太脆弱,缺乏挫折教育。
孩子們說:我知道玩手機不好,但是學習之余,我還能玩什么呢,沒有同齡玩伴、沒有父母的陪伴,手機能讓自己放松心情;孩子們說:我想跟父母溝通,但是父母不會好好說話,總是講大道理,對自己所講的事情不感興趣,聊天經(jīng)常無疾而終。
孩子們說:雖然父母很嚴厲,但我很愛很愛自己的父母,我想盡一切辦法去回報他們,但是我就是學習成績不夠好,也沒有辦法保證每次成績都好,父母常常希望我用好成績?nèi)セ貓笏麄?,那?ldquo;我倒的一杯水,我送上的節(jié)日賀卡、我默默做的家務活、我努力討父母開心……”常常被爸爸媽媽視而不見。
還有的孩子說:我想堅強,但是我也很想哭,因為自己有心事的時候,常常不敢跟父母說,父母只會認為這都是小事,大家都是這么過來的,哭解決不了問題,所以我偷偷地哭,我的堅強是偽裝的。
交流會上,孩子們紛紛舉手,有好多話想對在場的家長說。他們有的說著說著就泣不成聲;有的在認真回應著家長們的每一次發(fā)言,不是爭辯,不是對抗,只是真誠地訴說這個年齡的孩子的心聲。
家長們紛紛舉手,不止是提出期待和訴求,更多地是表達對孩子們的理解,對過去自己所做所想的反省,對未來如何成為一個“好”父母的思考。
現(xiàn)場的氛圍真摯感人,真情流露中散發(fā)著愛的味道。年級主任段磊老師也幾度落淚,深情地做了總結分享,他說,他很感謝在場的家長來參加此次家校溝通交流會,感謝孩子們的傾情演出和深情分享,感謝心理中心籌備此次交流會。
他感動此次交流會上的所有分享和對話,他以一個父親的身份,一個老師的身份,告訴大家:我聽到了大家的心聲;請家長放心地把孩子的學習交給學校,交給老師,也請家長多一點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,照顧好孩子的精神生活,在青春期陪著孩子一起迎接挑戰(zhàn)、一起成長。
此次交流會從晚上七點持續(xù)到九點,兩個小時的時間里,整個會場所有人的心靈在碰撞,情感在交融,哭聲、笑聲交織一起。三位心理老師在互動中也熱淚盈眶,最后帶領全體與會人員一起誦讀“傾聽、尊重、空間;生有所苦、生無可戀是痛苦情緒的主要來源;愛要直白說出來。”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他當前所需要經(jīng)歷的“苦”,其實孩子們不怕苦,就擔心“生無可戀”。
我們期待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所樂、所喜、所愛、所惜的人和事,家長是最好的領路人,孩子們都想成為父母的“好孩子”,相信家長在一次次的交流學習中,也會成為孩子們的“好父母”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相關資訊
RELEVANT INFORMATION
留言咨詢
MESSAGE CONSULTATION
湖北華一寄宿學校
Copyright ? 湖北華宜寄宿學校. All Rights Reserved. 鄂ICP備14001508號-1 網(wǎng)站建設:中企動力 武漢 鄂公網(wǎng)安備 42011502000766號